近年來,農村、農業、農民等“三農”工作受到高度重視,一系列興農、惠農、富農政策的出臺使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但是,由于經濟發展滯后、投入不足等多方面原因,農村仍然是相對最艱苦的地區,特別是水利、能源、電力、交通、教育、衛生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仍然嚴重滯后。
全國政協委員傅軍認為,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實現中國夢最艱巨、最繁重的任務仍在農村,特別是貧困地區。而全面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于解決“三農”問題,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和實現小康社會意義巨大。建議國家采取一系列過硬措施,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,從政策、投入等方面給予強力支持。制定出臺全面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優惠政策,大幅增加財政投入,設立專款專戶,做到專款專用,著力解決政策優惠和財政投入不足等問題。
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大,但當前的農村基礎設施項目運營情況都卻仍很惡劣,資金使用不規范,存在巨額資金缺口,損害群眾利益的事件也時有發生。同時,農村基礎設施管理機制落后,資金只重投入不重管理的現象還很普遍。傅軍認為,應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立法,確保專項資金的使用安全。應建立有效管理機制,跟蹤管理維護、調查測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使用及維護情況,確保相關資金、政策產生應有效用。
目前,環境設施建設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問題最為嚴重,農村污水和垃圾絕大多數未經處理就隨意排放和堆放,對農村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,甚至影響了農村飲水安全。建議在今后很長一個時期應把污水處理、垃圾集中處理等農村環境設施建設放在重要地位。